0~6岁儿童口腔保健

儿牙保护

斯迈尔齿科     2019-03-13   |   浏览:

-口腔诊疗问答实录-

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0到6岁是儿童生长发育非常关键的时期,有一口健康的牙齿对孩子的消化吸收以及心理健康都十分重要,而且,乳牙的好坏也会对恒牙的替换顺序、萌出位置及发育矿化等造成影响。

 

长牙前
 

1.清洁口腔

实践证明,家长一般很难做到专业医师建议的,在婴儿长牙前就定期对其进行口腔清洁。但从预防鹅口疮的角度,在宝宝长牙前,家长应至少做好奶瓶的消毒工作、避免交叉传染。

 

2.安抚奶嘴和牙胶

有的家长一提到安抚奶嘴或者小宝宝爱咬东西就特别担心宝宝长大牙齿不齐,但对于可靠的安抚奶嘴,其实美国牙医协会是建议使用的。3岁以内的儿童,都可以在哄睡时使用安抚奶嘴。

 

而对于出牙期的宝宝,牙胶也必不可少。因为出牙时宝宝牙龈涨痒不适,同时也是孩子心理上的口欲期,一个质量合格的牙胶能在生理和心理上使宝宝得到很大的满足。

 

长牙后
 

 

一般来说,宝宝在6个月左右开始长下乳切牙,随后左右成对萌出上乳切牙及乳侧切牙;1岁左右,第一乳磨牙左右成对萌出;1岁半左右乳尖牙萌出;2岁半左右第二乳磨牙萌出,至此,宝宝大致萌牙结束,一般共20颗。

 

牙齿萌出的时间和顺序会稍有不同,时间差一般在半年以内,也就是说宝宝的牙齿只要在1岁之前开始萌出就是正常的。

 

还有的家长觉得乳牙坏了无所谓,反正早晚要换的。这种认知是不正确的,要知道,这些小牙齿一般要伴随宝宝到5~7岁才开始逐渐替换为恒牙,并且这一替换过程一般要持续到12~13岁左右。

 

这段时期也是儿童生长发育最关键的时期,有一口健康的牙齿对孩子的消化吸收以及心理健康都十分重要,而且,乳牙的好坏也会对恒牙的替换顺序、萌出位置及发育矿化等造成影响。

 

乳牙该如何保护呢?
 

 

我们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进行预防控制,包括饮食控制、正确的刷牙、借助氟化物来增强牙齿的坚固性、窝沟封闭、定期去专业口腔医生处检查牙齿。

 

1、饮食控制:摄糖量和摄糖频率与龋齿的发生呈正相关;不同种类的糖,致龋性也是不同的,如蔗糖、葡萄糖、果糖等游离糖的致龋性较高,而乳糖及果蔬中的内源糖的致龋性较弱。因此,妈妈们应当尽可能地减少宝宝摄取游离糖的量和频率。

 

2、正确有效地刷牙:从宝宝萌出第一颗牙开始,家长就要开始帮宝宝刷牙了。3岁以内的小宝宝一般由父母帮助刷牙,家长可以从后面环抱住宝宝,面对镜子帮助宝宝刷牙。待宝宝3岁以后,逐渐掌握刷牙要领并可以很好地漱口、吐水时,家长可以让孩子自己动手刷牙,但仍应每天进行帮助及监督至7~8岁。

 

3、涂氟:对于有易患龋的家族遗传倾向或不易做到完善牙齿清洁的宝宝,在其3岁之后,每3~6个月进行一次涂氟治疗也是预防龋齿的好方法。氟化泡沫及氟凝胶可使牙齿表面在短时间内接触较高浓度的氟化物后快速形成更为坚固的氟化钙来保护牙齿。

 

4、窝沟封闭:后牙的咬合面常常存在窄而深的窝沟,因为不易彻底清洁而往往更容易发生龋齿。窝沟封闭,则是利用流动性高的液态树脂置于完善清洁后的窝沟表面,填平窝沟,在光照固化后,能有效的预防窝沟龋的发生。

一般在六岁时,学校会统一对宝宝的第一恒磨牙(又称六龄齿)进行窝沟封闭。但是对于易患龋的宝宝,家长也可以选择在孩子具有一定配合意识后,对乳磨牙进行窝沟封闭。

 

5、定期口腔检查:宝宝长牙后即可每3~6个月带宝宝到口腔科进行常规牙齿检查。有问题早发现早治疗,一来可以将病痛的隐患扑灭在萌芽状态,二来宝宝在不疼的情况下也更容易配合检查及治疗。

 

*温馨提示:对于宝宝可能存在的一些不良口腔习惯,各位妈妈们也应予以重视,及早予以纠正。

-END-

*内容科普仅作临床参考,不做医学证明。